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就业/招聘小程序
咨询电话: 4006-010-699(工作日8:30-17:30) 请登录 注册
以服务区域产业、企业为根本,帮助地市招才引智、招商引资,落地高校科技成果,加速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为地方政府量身定制“六个一发展工程”(一赛一展一人才,一园一路一学院),助力创建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产业园区。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借助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手段,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吸引企业入驻园区,以此带动就业,提升地方经济活力与创新能力,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助力地市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加速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这里的六个“一”,指在所在区域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大赛、一个全国科技成果展、一个地方产业人才库、一个万企千校互联园、一条产业研学线路、一所万企千校融合学院。
赛 创新创业人才大赛
万企千校联合各地政府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具有多重积极作用:
1.宣传本市风土人情与创业就业环境,助力招才引智工作。通过大赛的广泛传播,提升城市在人才心目中的吸引力,为城市发展汇聚各方人才;
2.为本地企业提供深度参与机会。企业可参与大赛命题、评审以及大赛成果转化等环节,这有助于企业借助大赛平台,解决自身创新难题,实现创新发展;
3.引入金融机构参与。对优质创意项目进行甄别和投资,并推动项目落地实施,进而促进金融机构、高校和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形成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开展方式:政府搭台→地方产业出题→高教系统答卷→万企千校实施。
展 全国科技成果展
通过举办科技成果产品展起到如下效果:
1.从全国高校和企业遴选优秀的科技成果和项目;
2.推广本地企业产品,促进本地产业升级。
实施方式:线上线下展→一次展览→终生互动
人才 地方产业人才库
人才是支撑区域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引进与培养是地方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地方产业人才库,是专注于为本地产业输送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径。它能很好地满足本地企业的发展需求,节约企业在招聘、培训、试用环节的成本,降低人员流失风险,主动为本地引入高匹配度人才。
支持系统:考试系统+产业题库+万企岗位小程序
实施方式:深入企业梳理需求、地区人才标准建设、以考代招。
行业人才库案例:1.十年新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经验,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CAXC)项目,累计培养人才超过50余万。2.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ATCP)。
园 万企千校互联园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一个地区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大批人才和创新成果的支撑。万企千校互联园通过在地市搭建线下物理园区与线上沟通平台,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地方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业发展以及民生就业提供助力。其能够实现人才、项目、课题、企业、资金的精准筛选、对接与落地服务,借助万企千校互联园这个 “桥头堡”,将2800余所高校和60000多家企业的部分资源引入本地市,促进双方合作。
实施方式:与已有园区合作、建园中园或接管园区。
支持系统:万企千校网+千校人才小程序
路 产业研学路线
将本地的革命纪念馆、文化场馆、博物馆、特色产业基地、文旅景点等进行规划串联,形成一条立德体验产业研学线路。此线路一方面为全国大学生以及本地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旅行服务;另一方面,能够为城市宣传、企业招聘、本地产品销售提供有力支持,有效拉动本地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实施方式:线上引流、线下体验。
支持系统:思政教改基地、实践创新学分、能力认证。
长征路研学线:红25军
学院 万企千校融合学院
在本地筹建万企千校融合学院。该学院秉持新的办学理念,拥有新的体系与模式,以培养学员能力为主线,从品德、智慧、技能、实践四个方面培育学员。学院的教员由产业人士、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组成,实行教考分离,构建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倡导终身学习的教学体系,以完全服务本地经济发展为宗旨。该学院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为本地精准培养具备德、智、技、实综合素养的产业人才;
2.为本地构建区域发展智库;
3.打造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样板;
4.不定期对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为本地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5.梳理本地产业需求并助力解决;
6.组建地方产教联盟,定期举办活动,推动地方企业协同发展。
工程咨询
联系人:徐守峰
手机:18601211597
邮箱:xushoufeng@uec.org.cn

一键加微 立即咨询

平台咨询电话:4006-010-699,期待与您的合作!
找人才
千校人才小程序
找工作
万企岗位小程序
一键咨询
注册简历
查询
资料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