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制在我国历史悠久,师傅带徒弟的工匠技术传承方式一直是我国技术工人培养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技能劳动者总量不足、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将有利于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2020年底培训50万新学徒
日前,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目标是从今年起到2020年底,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以下简称“学徒”)。2021年起,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年培训学徒50万人左右。
新型学徒制在传统的企业师傅带徒这一模式基础上,引入了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协同开展培训,并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是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人表示,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最新实践探索和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在各类企业普遍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有利于形成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推进人才培养的良好工作格局,是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
学徒补贴每年不低于4000元
《意见》明确了工作的主要内容:培养对象上,学徒培训以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为培养对象。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
培训机构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对学徒进行非全日制学籍注册,加强在校学习管理。培养目标上,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年。主要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培训方式。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工资,且工资不得低于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
人社部门将会同财政部门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补贴标准由各省(区、市)人社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确定,学徒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4000元。
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我国在职业培训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着两个重点难点问题,一是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这里面有培训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培训与就业脱节。二是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体现为企业在职工培训中的自觉意识、责任意识、投入意识不强。
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将职业培训的工作重点向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倾斜,而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制度,可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使职工培训完全围绕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开展,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
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由人社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未来,人社部将广泛动员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者积极参与学徒培训,使这一重要技能人才培养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