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豆的加工质量偏低,传统的大豆脱粒机的滚轮主要有钉齿式、弓齿式等,靠脱粒齿冲击作物来实现脱粒,但这样的操作方式只会让大豆运输过程中大豆的籽粒破碎与损伤会十分的严重,致使经济效益低下。分析现有的脱离原理可知,揉搓式脱粒和梳刷打击式的性能较好,对大豆籽粒的损伤较小,脱粒质量较好,生产效率也高。而本项目所研究的机器,主要针对脱粒的低损,工作时,大豆植株由脱前喂入装置填入,在输送链耙的作用下进入喂入装置底部,进行茎秆折断预处理;折断的茎秆通过滚筒喂入口进入滚筒,完成脱粒分离过程。喂入瞬间,大豆与高速旋转的脱粒滚筒接触。在喂入量和滚筒转速一定的情况下:一方面,滚筒的直径越大,脱粒齿顶端旋转线速度越大,会增加大豆的脱净率及籽粒损伤率,而且会增加能耗;另一方面,滚筒直径越小,大豆的轴向运行速度越快,冲击力较大,也会增加脱净率及籽粒损伤率。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滚筒直径,以兼顾大豆脱净率及脱粒质量的要求。凹板的作用是分离脱出物中的籽粒,并配合滚筒实现揉搓脱粒,充分发挥脱粒和分离作用。在借鉴传统大豆脱粒机,双滚筒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和不同的脱离流程以及降低脱粒滚筒转速方案的实施,对大豆的籽粒的打击力小,脱离过程较为柔和,有效降低了大豆脱粒的损伤率。同时兼有茎秆脱粒前预处理及田间行走功能,能有效提高脱离效率。双滚筒有条不紊地工作,保证大豆分离彻底。在确保大豆分离彻底的同时,减小了整机长度,降低了功率损耗。较传统左右振动筛板,其借鉴了簸箕的原理,采用较高一端固定在壳体上,较低一端不完全齿轮上下震动方式,在震动的同时有利于较小、较轻的豆壳浮在上部,更加容易被上部旋风分离器吸走,从而获得近乎无杂质的大豆。采用三档风力可根据不同的大豆种类,进行调节,确保大豆脱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