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沐浴文化由来已久,于古人而言,沐浴不仅是一种生活,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论语》有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见中国沐浴文化的传统,不仅在于发肤之康洁,更讲求品行之端庄、德行之良好。
“澡身浴德”出自儒家“有澡身而浴德,与其澡于水,宁澡于德”之说;“儒”在孔子之前是一种职业,工作内容就是为贵族主持祭祀及婚丧嫁娶的仪式。儒者有个良好的职业习惯:每次工作前,都要斋戒沐浴。后来,就有了“儒有澡身而浴德”的说法。“澡身”就是洗澡、清洗躯体;“浴德”就是戒斋、寡欲、清心。
先秦沐浴礼仪的形成沐浴,就是今日通常所说的洗澡,包括头、身、手、脚的洗浴。然而古人却分得极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沫,洒面也。“濯”、“洒”就是洗的意思。据此看来,古代的沐浴与今日的洗澡的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而只有把许慎对“沐”、“浴”、“洗”、“澡”的解释合起来,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今日洗澡。
结合传统水墨画元素,以“澡身浴德”为主题设计了一个洗护用品品牌的统一形象,并以“沐”、“浴”、“洗”、“澡”、“沫”为元素,设计了一套涵盖洗发露、沐浴露、足浴粉、洗手液、洗面奶等洗浴用品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