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俑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俑通高55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左臂下挟有一圆形扁鼓,右手执鼓槌作敲击状。俑人嘴部张开,开怀大笑,仿佛正进行到说唱表演中的精彩之处。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使观者产生极大的共鸣。此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63 年出土于四川宋家林东汉砖室墓。通高66.5 厘米。灰陶,捏塑,因年代过久,原有彩绘已不清。但依然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风貌。(头上戴着一顶旋纽的尖顶小软帽,远远看去,颇似一个高耸的发髻;上身赤裸,左臂上套了一个臂 ,为了突出滑稽的效果,作者夸张的治疗,他的上身赤裸的目的 将其上身塑得特别长,并在胸与腹之间塑出一道深槽。下身穿一条浅裆长裤,为了突出滑稽的效果,裤子塑得特别低,仅仅兜住了起的肥腴臀部的下半部。长裤虽然短裆,但其裤管并不窄小, ,这是扩大和裤管是靠两条腿覆盖最 仅露出了脚趾。为了突出质感,作者在裤子上用线刻方法表现出十数道横向的褶子。由于职业的关系,这件陶俑的整个形象都是非常滑稽的:他的头原本是可以正面向前的,却故意偏在一边;他的脖子本来是可以伸直的,此外,故意向前伸展,肩膀是平的原 为了达到滑稽的效果,故意地将双肩耸起;还夸张性地将腰塌下、撅起臀部,故意地眯起两眼,将嘴撇成歪歪嘴,把舌头伸得老长并用力地舔鼻子。两臂伸直,聚于腹前,左手捧扁平鼓,右手持棒作欲击鼓状。稍微偏左,试图拉直腹部,身体扭曲 夸张性地下蹲。所有这些滑稽的动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了艺术家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它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对研究当时的风俗及人文地理都有极大的价值。现藏四川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