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并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八大能力及素养。
“思法课应用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最终目的“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并通过这种反馈机制对实践教学课程和手段进行持续的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应用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运用力度,避免应用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单一,加大质量评价结果对学院、教师的影响力。因此,要健全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加强信息反馈、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应用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逐渐形成一个“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循环闭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 多渠道采集反馈信息
遵循“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流程,就要多渠道的采集反馈信息,更能及时、准确发现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及特点。因此,一方面,加强日常的教学工作例会、教学督导对应用型教学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另一方面,利用应用型教学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实践教学相关APP评教等,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监督与评价,重点对教学实施和结果进行评价反馈。从教学管理部门、学院、教师,及时发现在应用型教学各个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配置等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应用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2.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本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应用性、实践性,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将思想道德、法律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教学正是实现将理论知识、认知、认同外化的纽带,是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性和针对性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不应是课堂灌输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生硬搭配,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是课堂实践活动、校园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情、专业特点,确立理论实践比例,确定实践教学内容,选择实践教学方式和评价办法,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的“变”与“不变”,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的“传统”与“现代”,科学使用教学手段的“旧”与“新”,需要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处理好不同的相应关系,突出教育教学实效。考核方式应适应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变革,改变以往重“知”轻“行”的单一考核评价方式,坚持公平原则,实行“知行合一”的多样化评价,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3. 注重顶层设计
构建“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出发进行顶层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应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还应让思政课教师成为专业课、综合素养课授课团队的成员, 这样不仅促使思政课教师从专业的角度考虑教学, 而且可以实现专业知识与立德树人授课目标的融通。综合素养课程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教育紧密结合,并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著作或实践基地,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审美观。专业课程的顶层设计, 应深入挖掘德育内涵和元素,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特色资源, 梳理专业人才培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共通点和关联点,根据教学目的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形式和教学实施方法。
4. 培育学生协同孕育“立德”精神
大学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广大教师的精心引导和栽培。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加注重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向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在基础课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当前高校中大学生重学习成绩、重考试分数而轻道德法律修养践行的倾向,使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的逐渐积累过程中,塑造并完善自己的理想人格。由于在授课过程中加大了实践育人的教改工作,促进和强化大学生学习、思考、实践、行为的教育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了大学生实现“知行合一”。
在教学原则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希望能够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提升和升华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 并且在大学期间处于相对变化之中。目前我国高校的”思修”课只开设在大学一年级, 但是该课程期末考试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完成, 仅仅就只是一种阶段性的结束而已。而大学生日常行为的践行状况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来,增强大学生在“思修”课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使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的逐渐积累过程中, 塑造并完善自己的理想人格,强化大学生学习、思考、实践、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了大学生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