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
《客源国概况》是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是连接学生和就业之间的重要课程。
《客源国概况》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课程。客源国概况是一门介绍、研究中国主要客源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等内容的学科。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主要客源国家各个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熟悉、掌握相关内容,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尊重游客的风俗习惯,以有效地指导接待工作,更好地服务游客,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能力,更要具有灵活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设计思路
高校旅游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旅游业应用型人才。高校旅游教育的一切教学工作应是以学生获得相应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终结点。针对《客源国概况》的课程定位、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酒店服务职业岗位对员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选取适用于酒店管理岗位职责需求的课程内容,强化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包括对世界旅游资源、世界旅游客流、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以及世界旅游宏观管理等内容的系统分析,从而一改过去基本知识介绍多,基础理论阐释少的弊端。
2.1 课程设计遵循的理念
(1)以酒店服务管理员岗位需求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新的工作任务和新的工作领域。
(2)通过具体的酒店接待服务工作过程开始,融入到专业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再提升到高层次的开拓市场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提高服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
(3)从培养良好职业综合素质着眼,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
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为了星级酒店最终的职业目标而学习,通过《客源国概况》对应各职业需求任务部分的学习来感知星级酒店中的职业岗位。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完成项目工作过程中独立地计划、实施和检查评价,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4)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在课程设计中贯彻“学生为主体,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秉承“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理念,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让学生在“做中学”,做到“教、学、做”有机结合。
2.2 课程设计思路
(1)确定开发主体
成立《客源国概况》课程开发小组,由南昌理工学院陈美娜老师带队完成。
(2)设计与开发流程
以学生学习主体为中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学生积极参与,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星级酒店工作标准,确定开发的流程。
《客源国概况》的设计基本思路是与星级酒店行业企业骨干一线员工共同分析星级酒店职业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共同设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对真实的酒店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反复深入的分析,根据职业工作特点,设计学习情境,以真实项目和仿真项目为导向选取和
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通过对工作岗位分析,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对国外客源的开拓能力和合理接待能力。因此,学生必须对国外客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内容选择方面,根据学生在实际岗位中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项目:国际旅游业格局、亚洲及大洋洲旅游客源区、欧洲旅游客源区、美洲旅游客源区。本课程主要围绕这四大项目的相关内容开展教学和训练。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以真实的客源开拓项目载体来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行为。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岗位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岗位上,感受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
本课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互结合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亚洲及大洋洲旅游客源区中,采用由近及远、由主及次的顺序进行。所选分析对象具有典型性和覆盖性,通过对各客源来华旅游需求分析,使学生具备分析研究对象旅游动机能力,并能够对典型潜在细分市场进行挖掘,使学生初步形成接待开发海外客源市场能力。
(3)按照旅游的职业工作过程,依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设计理念,突出能力为本位,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情景模拟、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4)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
(5)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解决问题”的训练,使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世界各主要旅游国家,特别是作为我国主要客源市场的欧美、日韩及东南亚各国,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艺术、风土人情、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掌握接待不同国家、不同阶层境外旅游者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从事旅游管理、宾馆服务、翻译导游等工作打基础。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为发展健康、文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旅游业服务。
本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大量客源国的民俗知识,有较强的趣味性,需要借助多媒体或图片形式传递信息,掌握好这些客源国和地区的基础知识,对以后旅游接待及服务有很好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