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处理
一、危机处理的原则
1、承担责任原则
这是指危机事件发生后,作为组织不能推卸责任或拒不承担责任甚至拒不承认有责任。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组织必须勇于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否则组织的信誉就会受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动摇组织的根基,使组织从此一蹶不振。作为组织,一旦遭遇公关危机事件,就应该坦然面对,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切忌遮遮掩掩、闪烁其辞,这样只会引起公众的反感;如能坦然面对,把事实说清楚,相信公众是会理解的。
2、真诚沟通原则
当危机事件发生后,组织与公众的沟通至关重要,尤其是组织与外部公众的沟通更为紧迫。此时的沟通必须以真诚为前提。
组织与媒体的沟通很重要,媒体是舆论引导者,大众媒体的一端连着大众,所以绝不可忽视与媒体的真诚沟通。作为组织,应主动向媒体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并通过媒体引导舆论;处理危机事件过程中取得的每一步进展都及时让媒体了解。沟通的形式很多,可以发通告、印制宣传品;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发布信息;还可以举行新闻发布会或恳淡会。
3、速度第一原则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作为组织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及时、准确地把危机事件的真相告诉公众和媒体,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掌握处理危机事件的主动权,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若迟迟不作反应,组织形象会因为一次危机事件而元气大伤,若想再恢复到原有状态,则需付出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其效果也往往不如人意。所以危机事件一旦出现,便应火速出击,及时稳定人心,为后面的工作开创有利局面。
4、系统运行原则
在处理整个危机事件的过程中,组织者要按照应对计划全面、有序地开展工作。处理危机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环环相扣,若要把危机事件处理得圆满,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影响到其他环节。所以,一定要坚持系统运行原则,不能顾此失彼,才能保证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危机事件。
5、权威证实原则
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保障。产品质量的好坏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企业应尽力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独立的专家或权威机构、媒体及消费者代表的支持,而不要自己去徒劳地自吹自擂,在这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无法取得消费者信赖的,必须用“权威”说法,用“权威”来证明自己,别无捷径可走。
二、危机处理的基本程序
1、了解事实,成立组织
2、分析情况,确立对策
3、安抚受众,缓和对抗
4、联络媒介,主导舆论
5、多方沟通,加速化解
6、有效行动,转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