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典型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企业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工作过程导向就是在构建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把复杂工作系统即劳动组织关系、工作内容、设备和工具、从业者应具有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等要素结构化的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企业调研与分析,确定企业中商务网站开发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本课程就是基于该典型工作过程来设计和开发教学项目,做到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实施都是基于实际企业中的工作过程。
2、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剖析企业中从事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相关工作岗位,推衍出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
这些职业能力都是基于商务网站开发工作过程中承担各工作环节中具体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分解出来的。同样,基于企业文化分解出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在教学项目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环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案,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融合到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之中。
3、分解项目核心能力和技能
通过对宁波市中小企业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人才需求调研,以及企业专家、软件公司经理的座谈讨论,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状,在相关企业专家指导下,按照网站需求分析、网站系统设计、网站系统实现、网站测试和网站发布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参照相应职业岗位要求,对《商务网站开发》岗位课程的核心能力进行了提炼。
4、课程内容实施
商务网站开发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站开发方向的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之一。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商务网站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页面布局、后台实现和发布部署的能力。
5、教学项目实施
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是并列递进式的,在实际开发中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而且任务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别。具体到某一模块上,例如“用户管理网站设计与制作”的内容编排顺序设计为:用户管理需求分析→数据库详细设计→页面开发→网站测试→发布部署。
6、项目教学过程实施
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分析、计划、实施、评估和总结5个阶段。
(1)制定文档,明确任务(分析阶段)
教师在课前给出本学习情景的学习单,学生根据学习单完成情景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教师在学生指导书中详细描述学习情景,明确工作任务。
(2)分析需求说明书。(分析阶段)
学生根据学生指导书上的项目需求说明和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工具、实验环境。了解教师提供的工具是否满足要求,明确还有哪些知识需要学习。
(3)划分任务,安排人员。(计划阶段)
项目经理根据需要对项目任务进行划分,下发给项目成员。
(4)项目设计和招投标(计划阶段)
每个小组共同研讨,收集信息,撰写项目设计方案和汇报PPT。每个小组模拟招投标的方式,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选优秀设计方案,并给出相应成绩。
(5)项目实施。(实施阶段)
由于实训室条件无法完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因此学生要求在实训室提供的条件下完成项目设计方案的内容。教师要掌握项目的实施进度,还要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6)项目测试和撰写项目开发报告。(检查和评价阶段)
项目实施完成后,学生小组进行交叉测试。检查是否全部实现项目所要求的内容,并及时进行整改。最后,每个小组要撰写项目开发报告。
(7)确认、总结阶段工作成果,形成工作报告。(总结阶段)
指导教师按照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参照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确认、总结学生的阶段工作成果,并给出相应的评价。
7、任务教学过程实施
在每个任务的具体安排上,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包括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然后按照工作过程,完成学习内容;完成以后,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等参与共同对学习结果进行考核;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习效果做出一个评价。
下面以任务“客户登录”为例具体说明:
(1)任务目标确定
能力目标:能设计客户数据库表,能实现查找存储过程,能设计客户登录页面,能实现客户数据表类和客户操作类。
知识目标:掌握TextBox,Lable,Button控件使用方法,掌握Session内置对象,掌握ADO.NET操作数据库类。
素质要求:团队合作的能力,与用户沟通的能力。
(2)任务内容实施
任务内容实施的主要过程设计
A.教师抽查学生的任务单,对于以下问题进行解释
a.客户登录的工作原理
b.客户登录信息的保存
c.数据流的出入过程
B.明确任务
a.客户数据表实现
b.客户登录页面实现
C.分析任务
a.数据库设计的具体实现步骤
b.页面登录实现的具体步骤
D.学生分组
教师根据项目需要和学生愿望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一组不超过3人,组成学习团队,小组成员推荐一个组长。组内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最好能够互补。
E.设计与实施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解决方案,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方案设计完成后,模拟项目招投标方式,先由小组制作PPT进行汇报,然后由教师、企业专家、学生代表共同投票,挑选最优的解决方案(中标),中标的团队可以加分。
学生参考教师提供的解决方案,修改完善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按照解决方案在开发平台上进行实现。
F.总结反馈
每个小组完成客户登录学习任务,实现客户登录的具体流程,撰写技术文档。学习任务结束以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估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3)任务结果考核
每个任务结束以后都要进行考核,每个学生的学习任务总评成绩由工作态度、项目实施、成果报告、理论测试等四个部分构成。
工作态度:它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项目实施:它是对学生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成果报告:它是对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作有个性的商务网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理论测试:根据需要,进行网上在线测试任务所需知识点和技能点。
8、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和训练学生熟练运用网站开发工具,随时更新教材中新的知识点,并提供了与教材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及课程设计指导。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实践,挖掘学生潜在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艺术设计才能;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综合项目实训和开发,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了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创新学习和网上学习的学习环境。
以项目为载体: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时,整个“教、学、做”阶段都围绕完成商务网站开发的实际项目,首先学生独立收集为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所需要的信息,独立制定计划,然后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计划的可行性。学生项目按计划独立进行项目操作,然后独立检验已完成的项目。最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对整个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创作,完成作品。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还给了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以任务为中心: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学习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针对数据库设计,在学习实践教学内容时,整个“教、学、做”阶段都围绕完成数据库设计这个任务,在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教师首先教会学生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知识及技巧,然后给学生布置工作任务,完成一个项目,在项目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内容,遇到问题教师能及时答疑解惑。
以能力为目标: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技能训练目标。在教学中教师扮演总工的角色,在每一个任务开始前,由教师还原真实的项目需求,提出目标与要求,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索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析。
9、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实施
为了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对比较优秀的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直接引进企业实际应用需要的项目,教师指导下在特长生工作室进行项目开发,项目成果由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评价,评价成绩就作为课程设计成绩,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特长生工作室实质上是一个实体和机制,它有两个重要功能,第一是学生培养机制;其二是为社会、企业单位服务机制。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了特长生培养活动后,一般有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练习备战各类软件设计竞赛,另一个是结合、参与实际的校企合作、服务项目,直接为社会服务。
10、技能竞赛激励法教学方法实施
学校每年都举办一届技能运动会以及浙江省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和电子商务竞赛,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进行商务网站开发技能训练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技能应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将竞赛成绩纳入课程成绩的评价,以激励学生自主学生的热情。
11、互助互动教学方法实施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提前给每个学生发放任务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互相交流→获得反馈→总结评价→动手练习”等环节,来消化、掌握知识,达到项目目标,使师生均获得满足,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多向交流”。
在工作任务实施环节,学生可以请其他学生进行互助,待协作完成项目后,教师再通过问答形式对被助学生的能力掌握情况进行核实,必要时进行补助辅导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选择项目的核心部分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互动、互补功能,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把同学之间由竞争对手的关系转变为伙伴关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在互相帮助、检查和鼓励中达成共识,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