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将通过运用沼气、沼液、沼渣(三沼)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谋利益。
1.“三沼”原理
“三沼”指的是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分解形成的沼气、沼液及沼渣。通过沼气作肥料促进作物生长
2.沼气的产生
沼气产生的原理是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有机物,然后再将其分解成甲烷等气体。沼气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20到30天。
3.沼液的产生
沼液是有机物质经发酵后形成的褐色明亮的液体(即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上层原液),沼液中含有氨基酸、纤维素、核糖、生长素、赤霉素、不饱和脂肪酸及某些抗生素类物质。沼液原料要有合适的碳氮比,一般以25-30:1为宜,产气量较大,原料利用比较充分。最终发酵产物pH会略微中性偏碱,除一般对pH非常敏感的作物,一般不用调节,对作物影响不大。一般使用前要晾晒一段时间,释放一下氨气。
4.沼渣的产生
沼渣是一种由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而成的淤泥状物质,其成分主要包括有机质、水分、无机盐等。其中,有机质是沼渣的主要成分,占据了其总质量的大部分。在沼气发酵过程中,这些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机酸、酚类物质灯。这些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会逐渐聚集形成沼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