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聚焦于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着重讲解学习的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完整概括精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知识内容,并能够准确解释其定义和应用场景;
能力目标:能够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
素质目标:树立严谨治学理念,科学地将认知策略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
1. 精加工策略
(1)概念及分类:通过将新信息与旧信息建立联系,帮助信息存储至长时记忆,包含人为联想策略(如谐音联想法、首字连词法、形象联想法等)、内在联系策略(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衔接)、生成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提炼和组织)以及记笔记策略(如康奈尔笔记技术)。
(2)具体方法示例:谐音联想法借助谐音线索联想记忆,如记忆圆周率“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可通过“山巅一寺一壶酒, 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尔乐”;首字连词法以每个词/句的首字形成缩写来辅助记忆,如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可用“小鸡自己滴”(小步子、积极反应、自定步调、及时反馈、低错误率原则);形象联想法将无意义材料与奇特形象结合,如用飞机、大树、信封、耳环等形象记忆无关联信息;内在联系策略注重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理解与衔接,如在数学公式学习中理解其内在逻辑;生成策略通过提炼组织学习材料解题,如工程队修水渠问题中分析数量关系求解;记笔记策略可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并有效组织材料。
2. 复述策略
(1)概念:在工作记忆中重复识记信息,是短时记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2)复述的时间安排技巧
及时复习:遵循“先快后慢”原则,遗忘原因涉及衰退说、干扰说、超限说、压抑说等,可通过记忆数量随天数变化的图表直观体现。
尝试回忆,背读结合:按80%尝试回忆与20%背读的比例进行。
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过度学习:达到150%的学习量,如小明背诵课文读10遍能完整背下,按照过度学习要求还应再读5遍。
三、课程特色
1.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讲解策略的理论知识,还通过课前任务检测反馈、思考与分享、课后作业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策略,如设计学科知识点授课中策略的应用过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案例丰富多样:在讲解各类策略时,运用大量具体的案例,如数学教学中画示意图、记忆圆周率、程序教学原则、工程队修水渠问题等,使抽象的策略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便于学生掌握。
3.互动性强:借助“学习通”平台设置了课前学习任务、检测任务,课中的思考与分享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